节后复工复产,事故易发多发
严禁违章作业
01企业复工复产“五个必须”
02政府安全监管“五个必须”
违章指挥是杀人,违章作业是自杀
1.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2.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3.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4.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安全到底为了谁?
安全为了谁?当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有的人会说,光讲安全怎么生产,光讲安全怎么出成绩;有的人会说,光讲安全什么活都没法干,有些活就得违章去做。
安全为了谁?当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有的人会说,安全是做给别人看的,只要自己不出事,什么安全不安全的和我没关系……诸多的安全怪论,在事故没发生在你的身上时,谁又会说:安全为了自己。
有多少生命可以重来?谁是安全的最大受益者?安全规程考试满分才算合格,安全管理不怕严厉,就怕广大员工稀里糊涂。不知道安全是为了谁。很多员工都不把自己当成安全的受益者,对安全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做事图轻松,图方便安全风险完全不考虑,安全规程完全抛脑后。一起事故造成1人死亡,对于企业仅仅是一般事故,连“重大”都说不上,更不要说是“特大”了。而对于死者本人、家庭,损失是“重大”的,而且绝对可以称是“特大”。所以安全是效益,安全是福利,安全是幸福,安全是一切,安全的最大受益者是我们自己!
丢脸和丢命,谁的损失大?企业出了事故,领导一般会丢脸:做检查、掏腰包、行政处分、刑事处罚。而我们现场的员工可能丢的是什么?——性命、肌体减少——部分。
一人违章,大家遭殃。
——团队安全
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独自生存。安全不是哪一个人的事,而是整个团体的事。一人把关一人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相互提醒够朋友
提醒是义务,提醒是责任,提醒是关爱,提醒是幸福。团队安全从听得进提醒开始,有一种安全检查方式叫询问,还有一种安全管理方式叫请教,询问和请教,实质就是提醒。
提醒安全,只要是善意的提醒,我们都应该接受。关照和提醒,对安全伙伴之间特别适用。因为你虽然有互联互保的责任,但并不具备批评和教育的权威,用询问和请教的口吻提醒,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假如你是事故为害者
安全有个特性,你忽略它的时候,它总是不甘寂寞;总会有办法让你注意到。这个糟糕的办法就是事故。一个失误,一切变得不可接受而又不得接受,事故受害者的心理创伤不是外人能够轻易了解的。身体形象的改变,常常让他们远离人群。回避与人接触,造成生活圈的封闭以及思想的狭隘,久而久之,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世界。一日造成残疾,生活上的诸多不便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来调整,许多原本易如反掌的动作变得比登天还难,要在他人的协助下才能完成,这对自尊来讲,又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思考一下:请设想一下,如果你失去了一只手、一只脚或者再也听不见,看不见,你和你的家人今后的生活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
风险危害时时想,胜过领导天天讲。
——危害辨别
我们每个人身处风险包围的世界。风险总是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相伴而行。平平安安上班、高高兴兴回家。能够下班正常回到家就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风险和危险是两个不同的词。风险是个更大范围的概念,这是危险事件出现的概率,表示出现危险的可能性大致会有多大:风险的另外一个含义是,危险出现的后果严重程度和损失的大小比例。危险是一个事实,是定性的东西。风险是可以量化的,能够用数字来表示。风险=暴露频率×严重性×概率
意识不到危险,才是最大危险
——泰坦尼克号启示录
有些设备,人们自以为是地认为是万无一失的,过若干年再看,会发现是那么的不堪不击,我们永远不能对设备抱有幻想,希望越高,失望越多。
集体忽视危险的存在,事故就不可避免。很多事故并非没有征兆,只是被忽略、被轻视、被拒绝接受了。紧绷安全这根弦指的就是风险意识。
麻痹大意,事故亲戚
有一种心理叫粗心,有一种状态叫大意,有一种病症叫麻痹。俗语说“淹死会水的,打死会拳的”。如果注意到99%的细节,而放过了1%,事故就有可能产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怕一万,只怕万一”。如何来医冶粗心大意这个毛病呢?
第一、树立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二、给自己添加压力,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
第三、无论顺逆境,平地还是险境,都不要放松警惕。(小心驶得万年船。居安思危,时时留心,才能处处顺心。)
岗位危害我识别,我的安全我负责。
——发现隐患是成绩更是能力。
风险伴随着每个工作环节,每个操作步骤。危险自然也存在于每人岗位。
危险识别必须问的三个问题是什么?
1、存在什么危险源?
2、伤害怎么发生?
3、谁会受到伤害?
危险辨别到底该由谁做?
答:企业里的每个岗位、每个员工都应该承担起危害识别的责任。
可以向上报告,但不能坐等上级解决。
——放过隐患,必有后患。
事前百分之一的预防,胜过事后百分之九十九的整改。灰色企业是什么?
是指出事故的企业属黑色,绝对不会出事故的企业是白色,但白色企业不存在,除了已经出了事故的企业外,都属于灰色。
只要有可能,就让它变成不可能
——扔掉不一定,消除不确定。
有隐患不一定出事故,出事故背后一定有隐患。
只要有隐患存在,触发条件一出现,必然会造成事故。不忽视小概率事件,不放过可能性小的隐患,因为,再小的概率,一旦发生也是百分之百的损失。
千里之堤 毁于蚁穴。
——细节不容放过。
人在隐患没有变成祸患的时候。往往意识不到隐患的存在。防微杜渐,是安全的根本。
“防微杜渐”胜于“亡羊补牢”。
从安全角度讲,隐患刚出现时,制止很容易,等到到了一定的程度形成一定的气候,再去治理就难了。可是现实就是人总是忽视细节的隐患,而是使小隐患变成大隐患。所以治理隐患我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注入到细节上去。
安全基础不牢、企业地动山摇。
——作风散漫,就是隐患。
抓安全管理,如果不抓队伍建设,就是空谈。
低标准?就是老毛病、坏习惯,是作风散漫的集中表现。
什么叫“三老四严”?
“三老”就是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四严”就是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
什么叫四个一样?
黑夜和白天一个样,坏天气和好天气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有没有人检查一个样。真正做到“我要安全”而非“要我安全”。
8小时内外,不留隐患
——安全需要全天候
企业在8小时以外能做的事有限,要消除员工8小时以外的隐患,做到高高兴兴上班,主要靠员工自己。走上工作岗位就不能带着情绪,如果一个人上岗带着情绪,那就是一个严重的安全隐患,而这个隐患就是从8小时工作以外带过来的,因此8小时以外的时间也会影响到安全。所以安全不仅与工作相连,也与生活相融。下了班以后,你只要不犯法,吵不吵架,喝不喝洒,睡不睡觉,都是你的私生活,但是,你要知道,情绪会延续,洒精会延续,疲倦也会延续,最主要的是思想意识会延续。如果你头天晚上吵架、打架、酗酒、赌博、通宵上网不睡觉,第二天早晨上班哪来的精神,怎么有干劲,怎么有精力,怎么会不出事故?
黄泉路上无老少,违反规章先报到
——对付“三违”须“三严”。
安全管理上最大的问题就是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
违章一旦形成了习惯,根治起来就很困难。违章就是违法,违法就得受惩罚。
“三违”是指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对付“三违”就必须“三严”。
“三严”是指严格管理、严明纪律、严肃问题。做到“三严”靠“三铁”来执行。
“三铁”是指铁面孔、铁手腕、铁心肠。要实打实,硬碰硬,不心软,不为人情所困。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
违章指挥:主要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人员违反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指挥生产的行为。违章指挥具体包括: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变更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使用未经安全培训的劳动者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或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作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违章作业:主要是指工人违反劳动生产岗位的安全规章和制度(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操作规程、工作交接制度等)的作业行为。违章作业具体包括:不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不遵守工作场所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不执行安全生产指令。
规章制度血写成、不要用血来验证。
——感谢制度和规程
制度的本意是什么?
制度就是规矩,就是人们做事必须遵守的尺度。
制度的灵魂在于执行。
企业最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制度的执行,对于安全制度和规程,我们要有两种正确的态度,一是要知道敬畏,二是要懂得感恩。
习惯性违章,不能习惯性不管
——宁听骂声,不听哭声。
什么叫习惯性违章?就是不良的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而这些习惯违反了安全规程,习惯加违章,习以为常,习惯成自然。
习惯性违章就是员工有错不改,一错再错。习惯性违章的三个特点:
顽固、传染、传承。
习惯决定安全,好习惯让人一生平安,坏习惯让人祸事连连。
对习惯性违章,为什么会出现习惯性不管?
不会管。业务不熟、制度不清。
不能管。自己也在违章。
不敢管。管理者怕得罪人。
懒得管。责任心不强。
只要是隐患再次出现,就是人们的习惯性违章。
如何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必须遵守安全实践中的三大法则:
法则一:安全知识胜于安全设施。
什么叫安全知识:就是人们面对风险时,知道该怎么做,包括安全规程、安全制度、安全常识等。
法则二:安全意识强于安全知识。
我们工作中的“三违”,绝大多数人不是不知道违章,而是有意无意地违章,这就属于安全意识淡薄的表现。
法则三:安全意愿优于安全意识。
所谓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原望,也就是说员工在工作中要主动地去追求安全,而不是要别人来要求你。
“四不伤害”原则:
“四不伤害”原则是指:“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他人、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原则。
1、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自己,就是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能由于自己的疏忽、失误而使自己受到伤害。它取决于自己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对工作任务的熟悉程度、岗位技能、工作态度、工作方法、精神状态、作业行为等多方面因素。
要想做到我不伤害自己,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我是否了解这项工作任务,责任是什么?我具备完成这项工作的技能吗;
②这项工作有什么不安全因素,有可能出现什么差错,出现故障我该怎么办。
应该如何防止失误:
①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
②弄懂工作程序,严格按程序办事;
③出现问题时停下来思考,必要时请求帮助;
④遵章守规,谨慎小心工作,切忌贪图省事,干起活来毛、草、快。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有效措施。身体、精神保持良好状态,不作与工作无关的事;劳动着装齐全,劳动防护用品符合岗位要求;注意现场的安全标志;不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对作业现场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
2、我不伤害他人我不伤害他人,就是我的行为或行为后果不能给他人造成伤害。在多人同时作业时,由于自己不遵守操作规程、对作业现场周围观察不够以及自己操作失误等原因,自己的行为可能对现场周围的人员造成伤害。
要想做到我不伤害他人,我应做到以下方面:
①自己遵章守规,正确操作,是我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保证;
②多人作业时要相互配合,要顾及他人的安全;
③工作后不要留下隐患;检修完机器时,未将拆除或移开的盖板、防护罩等设施恢复正常,就可能使他人受到伤害;
④高处作业时,工具或材料等物品放置不稳妥,一旦坠落就可能砸伤到他人;动火作业完毕后现场未清理,残留火种可能引发火情;
⑤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操作人员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如果其他人误触开关,就可能造成伤害等;
⑥拆装电气设备时,如果线路接头没有按规定包扎好,他人就有可能触电;
⑦起重作业要遵守“十不吊”,电气焊作业要遵守“十不焊”,电工作业要遵守电气安全规程等。
特别提示:每个人在工作后作业现场周围仔细观察,做到工完场清,不给也人留下隐患。
3、我不被他人伤害我不被他人伤害,即每个人都要加强自我防范意识,工作中要避免他人的错误操作或其他隐患对自己造成伤害。
①拒绝违章指挥,提高防范意识,保护自己。
②对作业场地周围不安全因素要加强警觉,一旦发现险情要及时制止和纠正他人的不安全行为并及时消除险情。
③要避免由于其他人员工作失误、设备状态不良或管理缺陷遗留的隐患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如发生危险性较大的中毒事故等,没有可靠的安全措施不能进入危险场所,以免盲目施救,自己被伤害。
④交叉作业时,要预见别人对自己可能造成的伤害,并做好防范措施。检修电气设备时必须进行验电,要防范别人误送电等。
⑤设备缺乏安全保护设备或设施时,例如旋转的零部件没有防护罩,员工应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
⑥在危险性大的岗位(例如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等),必须设有专人监护。
特别提示:一旦发现“三违”现象,必须敢于抵制,及时果断处理险情并报告上级。如果想着“事不关己”,不及时制止,上于发生重特大事故,自己就有可能被伤害。
4、我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任何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是团队中的一分子,要担负起关心爱护他人的责任和义务,不仅自己要注意安全,还要保护团队的其他人员不受伤害,这是每个成员对集体中其他成员的承诺。我要保护他人不受伤害:任何人在任何地方发现任何事故隐患都要主动告知或提示给他人。提示他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提出安全建议,互相交流,向他人传递有用的信息。视安全为集体荣誉,为团队贡献安全知识,与其他人分享经验。关注他人身体、精神状态等异常变化。一旦发生事故,在保护自己的同时,要主动帮助身边的人摆脱困境。特别提示:也许你的一个提示就能挽救一个生命。能及时纠正你违章作业的人,才是你真正的朋友。
“四不伤害”的5项保证措施:
(1)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班组严格地、有计划地进行安全生产。
(2)人人都要牢固地树立起“人的生命是第一位”的思想意识。
(3)每一位员工要自觉地学习生产操作技能和业务知识。只有自己掌握了高超的生产技能,才能熟练地、严格地按照安全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4)每一位员工在施工现场工作中都要注意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安全生产首先就是要求“自己的安全自己管”,每个员工在生产作业现场应在作业前主动自问互问。
(5)实施“自保、互保、联保”责任制,现场生产过程中员工互相关爱,互相监督,充分发挥团队精神。
“四不伤害”的延展:对于立体交叉作业,涉及的人员较多、单位较多、工种较多、危险作业较多,各施工单位之间的“四不伤害”由个体行为扩展到组织行为尤其重要。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杜绝事故,保证现场所有作业人员的健康安全,必须做到各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四不伤害”:每个作业单位自己人员要保证安全;每个作业单位要保证不伤害其他施工作业单位的人员;每个作业单位人员不被其他作业单位伤害; 每个作业单位都有责任保护其他作业前段时间人员不受到伤害。为了有效落实“四不伤害”原则,强化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人身伤害,各前段时间应做到:签订安全协议,进行安全交底,把各自的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充分辨识并作为安全交底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自落实安全措施和安全责任。①危险危害因素辨识;②签订安全协议;③ 进行安全交底(告知);④交纳风险抵押金;⑤现场施工经常进行沟通、协调;⑥现场施工进行统一指挥。
“四不伤害”应从我做起:规范岗位作业行为应从我做起。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直至“我会安全”,这个过程需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广泛学习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把正确的安全操作行为变成一种安全行为习惯,才真正形成了一种安全文化,才能做到“四不伤害”。
复工9大不安全行为
行业复工安全提示
来源: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发表时间:2022-10-10